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机器人网>资讯列表>数智化时代 智慧车间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数智化时代 智慧车间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05月27日 14:01:18 人气: 105 来源: 智慧城市网整理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车间作为制造业的基本要素,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日益发展,智慧车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不断引领企业生产“加速度”,促进经济发展。
 
  智能车间指生产高度自动化,是制造类企业在车间中应用传感识别、智能控制等技术和智能装备,促进车间计划排产、加工装配、检验检测等各生产环节的智能协作与联动,实现制造过程各环节智慧化。
 
  随着智慧化的加速发展,车间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同样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升级,智能车间逐渐发展为以下三种模式
 
  1)生产过程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冶金、钢炼、石化、纺织、医药等流程型制造领域应用,智能制造的产品品质可以控制,侧重生产数字化建设。
 
  2)车间制造装备和产品从传统到智能的模式。该模式适用于汽车、航天、机械、轻工、电子产品等离散型制造领域。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拓展产品价值,侧重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基于生产效率的提升。
 
  3)建设互联工厂的模式。此模式应用在距离用户比较近的服装、家居、家电等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车间的重点在于充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生产,侧重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大规模个性定制模式创新。
 
  在国家政策利好密集释放、行业市场不断扩大、前沿技术持续革新的背景下,智能车间的建设内容主要有下几个方面:
 
  1)生产设备智能化 全面智能生产
 
  车间内应用整套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确保生产质量效率、产品质量以及有效能源利用率等全面提高,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灵活的智能生产。
 
  2)生产设备网络化 大数据分析生产决策
 
  车间内以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建立车间级工业互联网。通过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及技术防护以及应急响应等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所有的设备及工艺流程统一联网管理,使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计算机之间能够联网通讯,设备与岗位人员紧密关联,通过物联网对数据备份、实时更新、实时查看管理。
 
  3)生产过程可透化
 
  智能车间可对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判断故障和远程诊断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生产任务智能指挥调度、车间作业智能安排计划、产品质量智能在线检测、产品运行状态远程监控、远程诊断和故障自动记录分析处理及报警、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生产制造过程中对物料投放、产品产出数据进行资源分配采集传送,通过MES、ERP等系统对生产制造过程中根据计划、物料、设备等执行和资源管理等数据变化的动态调度。
 
  4)车间环境智能管控情况
 
  智慧车间对车间环境,包括热感、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等进行智能监测、并进行自动调节。并联网核查车间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计划,实时查询处置进展等。
 
  智慧车间的创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也让企业享受到新技术红利,并为行业树立成功典范。
 
  吴江市新申铝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自动表面氧化处理智能车间拥有ERP等信息化系统和智能设备,运用物联网技术对整个生产流程实现中央控制,装备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并利用云端协同系统、自动化生产线、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苏州京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入使用了绿色环保新材料涡流纺纱智能车间,配置包括智能包装物流系统在内的共105台智能设备。车间主要通过现场总线和以太网的方式建立车间工业互联网,并通过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了对设备、生产任务、物料的实时调度、产品生产信息的记录和追溯。
 
  湖南省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启动实施智慧车间示范项目,在电机事业部铁芯车间,一排排自动化冲槽机正在飞速运转,零部件在机械臂的操作下,快速完成了加工、转运等生产流程。
 
  结语:智能车间的建设提升了企业生产水平,车间进行智能化更新后,总体产能大幅提高,有效降低人力和能耗成本。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出现更多新型智慧车间,不断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智化,智慧车间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