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裁员14000人?
疫情带来的影响持续蔓延,无人机需求锐减,作为大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的生存状态备受外界关注。
八月下旬,有外媒报道称,大疆正计划裁员14000人。此新闻一出,科技圈哗然,大疆究竟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裁员全公司?
对此,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在其朋友圈表示:“8月15日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封杀阿里巴巴,几个小时后路透社宣布这是一条假新闻。考虑到大疆总共14000人,按路透社的说法这公司都没人了。我建议让子弹飞一会。”
仔细阅读外媒原文,就会发现这的确是翻译失误。外媒原文是“该公司正考虑在大约14,000名员工中‘瘦身’”,经国内媒体一番发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搞笑乌龙。
就算数量错得离谱,但大疆也必须面对“裁员”这个板上钉钉的事实。
外媒对大疆那篇裁员报道中称,其深圳总部的销售和市场团队已经从180人削减至60人,砍掉近三分之二。制作团队更是缩水九成以上,从40-50人缩减到3人左右。
网络上,从脉脉到知乎甚至是抖音,都有自称大疆的员工发布自己被裁员的信息。
大疆的确是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为未来而战
今年由于*的原因,人们出行的机会大幅减少,无人机这个以户外为主要应用场景的产品自然也受到冷落,需求锐减,“只能放在家里起灰”,一位用户表示。
除开不可预见的意外,城市现在对无人机也逐渐苛责了起来。各城市先后颁布“禁飞令”,限制了无人机的飞行范围,也间接打击到了潜在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消费级无人机一直是大疆业务的扛鼎产品。其消费级无人机业务曾经贡献了总营收八成以上,占据消费无人机市场70%以上的份额。
但是时间来到现在,无人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再加上近年接连被曝出内部腐败、员工猝死、偷偷裁员等负面新闻,大疆再没有公开过营收数据。
为寻求突破,大疆这几年陆续推出了一大堆新产品,包括植保无人机、运动相机、手持云台、教育机器人……然而,这些产品要么市场反响不如预期,,要么还在培育市场阶段,要么商业化落地困难——总之,大疆现在还脱离不了对无人机业务的依赖。
对外,大疆的竞争对手也渐成气候,极飞、亿航、零度智控等同类型公司的出现,且均绕开了与大疆在主要业务上的竞争,在低空无人机载人领域、植保领域以及警用安防和测绘市场试图弯道超车。
难题挑战有,但希望也有。
在重要的海外市场,一份报告显示,大疆在美国市场占据*,以线下市场份额77.2%的优势超出其它所有品牌份额三倍以上。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疆优势依然明显。此外,大疆还在开拓农业、医疗影像、教育甚至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
再加上Robomaster S1机甲大师、农业植保机,以及内部孵化出的激光雷达公司livox,大疆踏出的这几步,都是在为未来而战。
原标题:无人机“无人问津”,大疆陷“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