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陪伴到工业搬运,从科研教育到情感交互,从华东到西南,从英伦到北美,一场围绕人形机器人的新浪潮正席卷全球,具身智能的实际应用案例不断落地,人形机器人正在以全速的步伐走进我们的生活。
2025年9月以来,多家公司先后推出了人形新品,其中有国内华东区域的深圳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傅利叶),西南区域的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具身科技),大洋彼岸则有英国Humanoid公司和美国的FIgure AI公司,这一赛道正在迎来新一轮的产品更新,全球各地力量共同将行业推入加速期。
2025年9月,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推出了专门化产品。9月9日消息,作为中国知名的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推出的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正式上线京东,全球科研机构、高校及开发者均可通过京东直接购买。这款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开源开放,全面适配“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支持用户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它提供了基础版、中配版和高配版三款配置,售价从29.9万元到77.9万元人民币不等,以满足不同机构和高校的差异化需求。
此外,9月23日-9月27日,傅利叶GR-3系列的“宇航员”GR-3C首次亮相2025上海工博会。
“宇航员”GR-3C身高165cm、体重71kg,全身配备最高55个自由度,GR-3C采用科幻白的全身涂装,搭配简约大方的圆形头部设计,形似“宇航员”。值得关注的是,GR-3C还配备了全身遥操作功能,通过高精度动作捕捉与低延迟运输,实现人类动作到机器人动作的自然映射——无论是手部精细动作,还是全身姿态,都能实时同步。
傅利叶负责人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说到,“这项能力为危险环境作业、远程康复训练、科研提供新解决方案,突破时空限制,延伸人类触达场景,带来全新交互与写作体验。”据悉,目前人形机器人GR-3已开启预售,并将于10月上市并开启交付。
在这股浪潮中,还有一个来自西南地区的“追赶者”——四川具身科技,其立足四川,意图跨越地理与产业的山川,在由长三角、珠三角巨头主导的人形机器人版图中,强势突围,争夺一席之地。
9月24日,四川具身科技举办了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栈自研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天行者2号”。资料显示,其身高165cm,重量为55kg。在本体性能方面,其大腿最高运动速度约5km/h,峰值关节扭矩为320NM,全身最高可达55个自由度,最高可负载15kg。头部集成的柔性屏可以显示情感互动表情包,增强了人机交互的自然度。
在操作与控制上,这款人形机器人具备出色的室内外全地形通过能力,依托复杂环境精准导航系统,可稳定抵达APP设定的任务点;同时,其公网远程协同系统更支持厘米级精准伴随与VR遥操即时调控,实现了超距空间下的高效协作。
如果说,天行者1号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四川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从0到1的突破,那么天行者2号的诞生,则标志着其发展中心已正式迈向从1到N的现实应用探索。
四川具身科技还宣布,年底将推出四川首个情感交互人形机器人“爱湫”,推动人形机器人从“生产工具”进化为人类“全生命周期伙伴”。该产品将融合情感计算与康养应用,面向银发经济与家庭陪伴场景,为康养机器人提供四川具身科技的方案。
在大洋彼岸的国际舞台上,英国和美国的公司也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人形机器人新品。
9月22日消息,英国Humanoid公司推出了其最新面向工业应用的人形机器人HMND 01 Alpha,这款机器人采用轮式底盘移动,身高可达2.22米,重约300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应用巨兽。拥有约29个自由度,机器人的载重能力为15kg(约33磅),行走速度最高可达2米/秒(约7.2公里/小时),在满电状态下平均运行时间可达4小时。
该款机器人面向物流仓储与工业物料搬运场景,具备行走与操作能力,意在部分替代人类在重复、劳动强度大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HMND 01 Alpha可折叠机身和360°的旋转能力,它可在货架之间穿梭工作,或在两条产线间灵活切换作业。有人说它是AGV+机械臂+人形的结合体。
公司表示,它将率先进入工厂测试,用来收集反馈,帮助改进功能。明年第三季度将推出Beta版本。
10月10日消息,当地时间周四(10月9日),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在发布了公司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新一代机器人在动作流畅性、感知细腻度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可执行多种家庭及服务类任务。
外观方面,Figure 03整体采用织物覆盖层取代传统金属外壳,该软质外层可轻松拆卸、更换与清洗,还可搭配多种服饰,增强了机器人的亲和力与场景适应性。其还具有更为精密的手部结构,手指更柔软、更具顺应性,接触面积更大,能稳定抓取各种形状与大小的物体。
相比Figure 02,新机体质量减少9%、体积显著缩小,更易在家庭空间移动。此外,新机体扬声器尺寸增加了一倍,功率增加至近四倍,同时麦克风的位置也进行了重新调整,以提高性能和清晰度。
Figure 03脚底内置感应线圈,可通过无线底座以2KW功率充电。在家中,它能自动回到充电位置,自主补能并上传数据。
据悉,在上个月刚刚完成10亿美元C轮融资的Figure AI,已经凭借390亿美元的投后估值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估值最高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技术的可靠性、成本的可控性以及社会接受度仍是需要攀越的高峰。然而,一个由人形机器人参与共建的、更高效率、更具温度的未来图景,正随着全球研发者的每一次创新,从科幻的想象中,一步步照进我们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