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机器人网>资讯列表>格力智能装备亮相2025工博会:自主创新彰显精工品质

格力智能装备亮相2025工博会:自主创新彰显精工品质

2025年09月27日 08:49:32 人气: 15225 来源: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上海盛大开幕。格力智能装备携多种创新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重磅现身,产品与解决方案覆盖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3C电子、船舶钢构、教育培训等领域。在这之中,工业机器人等设备的惊艳亮相,进一步诠释了“精工品质,格力智造”的品牌宗旨。
 

 

  十年磨一剑 从消费电器到工业集团的战略转型
 
  在工博会开幕式上,董明珠董事长以《铸就全球信赖的中国品牌力量》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在讲演中,她带领观众们回顾了格力从消费电器制造商向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业制造集团迈进的战略转型之路。她强调,坚守自主创新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夯实国家工业根基的必由之路。
 
  为摆脱高端装备受制于人的局面,格力自2013年起毅然进入投入大、回报慢的工业装备领域。历经十余年攻坚,公司从最初仅有一台数控机床,发展到如今拥有上百种不同型号的智能装备产品。董明珠表示,工业现代化已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格力凭借近2万人的研发团队和近14万项专利,正致力于为工业制造赋能。董明珠呼吁中国企业摒弃低价竞争,共同比拼质量与技术,通过扎实的工业创新,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展品亮锋芒 “柔性智造”方案诠释精工品质
 
  此次格力智能装备以“柔性智造·数智共生”为主题参展。现场展出的复杂零件自动化加工解决方案,采用格力六轴工业机器人配备自研高速精密电主轴,针对复杂铸件实现铣削、打磨、钻孔等多功能加工,不仅满足铸件加工稳定性需求,还可代替机床加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精密涂胶解决方案,集成机器人与视觉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池托盘等工件的精准涂胶,适用于电池、汽车、家电等行业密封与粘接工艺;移动协作智能焊接工作站,将协作机器人、焊机、送丝机等集成于移动小车,支持磁吸固定与拖拽示教,适用于大中型构件现场焊接,灵活部署、操作简单。同时,现场还展出了3D视觉柔性拣选解决方案、高精智能桌面机器人驱控一体解决方案、桌面级数字化工厂教育平台、咖啡机器人等科技感满满的创新力作。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企业,已涉足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仓储及工业自动化四大产品领域,实现了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器、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的自主研发。
 
  技术固根基 自主创新彰显中国智造硬实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格力智能装备坚持“按需投入、不设上限”的原则,坚持自主研发、精益制造,严抓质量源头控制和体系建设。本届博览会展出的技术及产品已广泛运用于汽车、锂电、家电等行业,覆盖焊接、喷涂、码垛、搬运、装配、涂胶、打磨、分拣、包装、上下料、教育等场景。
 
  格力工业机器人秉承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的理念,深耕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研究。2024年,格力重点项目“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及控制“关键技术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经鉴定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格力“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荣获2025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这一荣誉充分印证了中国智造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硬实力。
 

 

  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功能是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标准化的手工作业,从控制逻辑来看,人类手部动作依赖大脑神经中枢调控,而工业机器人则通过数字化程序实现精准控制。工业机器人各核心零件对应人体关键结构:机器人机身相当于人体躯干,伺服电机和减速机相当于动力源头,控制与驱动系统则如同人的大脑,负责统筹指令传输与动作执行。格力智能装备十年磨一剑,逐步完成技术攻关与产能建设,现已具备核心零部件自主生产能力,并可向其他制造企业提供高品质零部件供应服务,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链协同的完整布局,为多家全球龙头企业提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一站式解决方案。
 

 

  从最初发力智能装备领域,到如今多款功能完备、性能可靠的产品获得市场认可,格力用十年时间,走出了一条深耕核心技术、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未来,格力自主研发成果将进一步赋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出更多世界领先技术及产品,服务更多制造细分领域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也为中国智造在全球舞台上赢得更多话语权。
 
关键词: 六轴机器人,铣削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