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
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宇树科技的资本化进程备受关注。根据最新声明,宇树科技正积极推进IPO准备工作,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申报文件,届时宇树科技的相关经营数据将会正式披露。
在这次官宣之前,宇树科技今年在资本化进程上早已动作频频。
今年2月,宇树旗下的人形机器人产品Unitree H1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凭借出色的运动控制与交互能力引发广泛关注,这也让宇树科技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标识性企业,与深度求索(DeepSeek)、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游戏科学并称为“杭州六小龙”。
接着在5月,宇树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由“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月,宇树科技进行C轮融资,腾讯、阿里、移动、蚂蚁、吉利资本联手“下注”约7亿元。
如今,宇树科技背后聚集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中国、顺为资本、深创投、源码资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据相关投资机构报道,在今年完成C轮融资后,宇树科技的估值达到了100亿-120亿元区间。
从产品结构上看,作为国内足式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头部企业之一,2024年,宇树科技在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三大业务线上的销售额分别占约65%、30%和5%。其中,约80%的四足机器人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其余20%用于安防巡检、消防等领域。
宇树科技的销售额也反映出,尽管机器人产品在安防市场中存在持续且明确的刚性需求,但由于当前行业仍处于高度定制化、小批量落地阶段,供应链成本控制与技术标准化仍是规模推广的主要挑战。
机器人在安全领域的应用潜力
那么,在安全相关领域,足式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究竟能发挥哪些作用?
目前,国内专业安防机器人领域已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企业,例如海康机器人、高新兴机器人、国自机器人、中智卫安等。海康机器人以智能读码器、工业相机等核心部件赋能物流与制造行业;高新兴机器人专注于安防巡逻及
巡检机器人,已在广东、浙江等多地实现项目落地;国自机器人则提供面向电力、工业环境的智能巡检系统;中智卫安则以楼宇监控和服务类机器人见长。
从场景来看,在特殊安防与应急中,足式机器人表现出色,曾在9月3日的阅兵式上亮相的“机器狼”便可以作为代表。“机器狼”的原型是一款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公司研制的四足机器人,在2024年11月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外亮相。
据了解,这款四足机器人可以扛起最高20公斤的物体,续航里程约10公里,运行时间约2.5小时,能在30秒内完成电池更换。它还能在40度的陡坡爬行,能越过30厘米高的障碍物,在废墟地形中行动自如,非常适合复杂环境下的安防与侦查相关任务。
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也在相关安全板块中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例如,武汉的“智警小珞”具备360°全景感知与自主巡逻能力,支持语音反诈宣传;杭州“滨小新”搭载国产大模型,可实现流畅人机交互,协助民众咨询与安防服务;成都的通天晓人形交警,能实时识别交通信号灯,通过机械臂指挥交通,支持高温(40摄氏度)、雨天等复杂环境;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基于视觉的感知行走、复杂地形高速奔跑、跨越大高差台阶等多项关键功能上实现重要突破等等。
结语
随着机器人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其在安防、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的价值正在释放。尤其在复杂环境、危险任务等人类难以直接参与的场景,机器人表现出显著优势。
宇树科技作为行业的关键参与者,其IPO进程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里程碑,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技术能力与商业化水平的重要观测指标,值得市场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