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政策与技术双驱动的爆发期。近日,中国首支由政府引导、明确聚焦机器人领域的链主基金——江西赣州正江智能机器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成功完成备案。
该基金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其不仅提供资本支持,更能通过系统性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技术攻关与场景落地等,为中国机器人产业进步提供多个维度的战略价值。
一、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的乘数效应
“链主企业”模式通过聚焦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
稀土资源作为制造高性能关节电机的关键材料,尤其是中重稀土,为机器人核心部件——高性能关节电机的制造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资源基础。以赣州为例,赣州作为全球中重稀土的重要供应地,已将稀土永磁材料与机器人核心部件进行了深度“绑定”。这一链主基金模式,对赣州而言,打破了传统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瓶颈。
据悉,基金落地后,不仅吸引了2.7亿元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项目签约。更通过“资本招商”推动形成产业集群——例如超电电机作为蒂艾斯的核心供应商同步落户,实现“引进一个链主、带动一个链条”的乘数效应。并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从而形成从稀土开采、永磁材料到电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二、资本撬动与政策协同的制度创新
政府引导基金与市场化资本的结合,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江西省、市、县三级国资与黄浦江资本共同组建的10亿元基金,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模式放大资本效能。例如,黄浦江资本不到一年即完成募资,其市场化运作能力(管理规模超60亿美元、独角兽投资命中率高)为基金增值提供保障。
在政策层面上,赣州市陆续出台了《永磁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专项文件,从土地、税收、研发补贴等多维度为链主企业赋能。
这种“资本+政策”的双轮驱动,既降低了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又确保了产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
三、全球竞争与产业安全的战略意义
在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链主基金模式有助于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例如,基金重点布局的四足机器人、工业清洁机器人等领域,通过投资全球龙头企业和国内隐形冠军,抢占技术制高点。
赣州作为中国稀土集团总部所在地,其稀土资源的战略价值在机器人产业中进一步凸显——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机器人伺服电机的核心材料。此外,赣州离子型中重稀土储量目前已占据全球六成,雄厚的资源壁垒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提供了显著的竞争优势。相信通过链主基金模式,中国可以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结语:未来,随着更多链主基金的落地,中国有望在人形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